:::

  萊爾富:未來便利店的再定義

企業介紹

萊爾富便利商店 (Hi-Life) 成立於1989年,隸屬於光泉企業,為台灣第一家本土自營的連鎖便利商店品牌。秉持「鄉土情-世界觀」的經營理念,萊爾富深耕台灣市場逾三十五年,目前全台擁有超過1,700家門市,每日服務超過150萬人次,並擁有逾750萬會員。自2023年11月後,在新經營團隊(聯邦集團)的引領下,萊爾富積極展店並推動產品升級與服務創新,如推出來送禮、萊賣貨市集、Hi Café升級、厚切鮮食系列、果昔機等,致力於提供更便捷、超值、多元的生活服務。在展店的規劃上,預計2025年底可達到1,800店,2026年的目標是2,000店。儘管市場競爭激烈,萊爾富憑藉其本土品牌的親和力、靈活的市場策略及持續的創新努力,在台灣便利商店產業中穩居重要地位,並持續探索永續發展與成長的新契機。

企業網址

萊爾富:https://www.hilife.com.tw/

題目(需求)敘述

動機

身為與時俱進的本土便利商店品牌,萊爾富深知「創新」是企業永續發展的核心驅動力。面對消費者行為的快速變遷、新興科技的衝擊以及零售業態的多元發展,我們期望借助年輕世代的無限創意與獨特視角,為萊爾富注入新的活力。

本次命題旨在邀請參賽團隊:

  • 聚焦「顧客體驗」的優化與創新: 思考如何讓每一位顧客在萊爾富的消費旅程中,感受到更貼心、更便捷、更愉悅的服務。
  • 探索「新商業模式」與「價值主張」: 跳脫現有框架,發想萊爾富在未來可能扮演的新角色,以及能為顧客與社會創造的新價值。
  • 應對「未來趨勢」與「產業變革」: 如何預見並回應高齡化、少子化、永續環保、AI應用、社群經濟、零工經濟等趨勢,為萊爾富擘劃前瞻性的發展藍圖。

我們不限制提案的範疇與形式,鼓勵團隊大膽發想,探索萊爾富的下一步發展與規劃,讓「你就是萊爾富」不僅是一句口號,更能體現在每一項創新服務與體驗之中。

需求/痛點

儘管我們擁有穩固的基礎,但在邁向未來的道路上,仍面臨著挑戰與機遇。我們期待參賽團隊能針對以下一個或多個面向,提出具體的創新解決方案:

  • 市場競爭白熱化: 台灣便利商店密度高,領導品牌資源雄厚,如何在差異化競爭中突顯萊爾富的獨特價值,吸引並留住顧客?
  • 數位轉型深化: 現有Hi-Life VIP APP與會員系統雖已建立基礎,但如何進一步:
    • 提升會員活躍度與黏著度?
    • 深化OMO (Online-Merge-Offline) 虛實整合體驗?
    • 有效運用數據分析,提供更精準的個人化服務與行銷?
  • 門市空間與服務的潛力挖掘:
    • 在有限的實體空間中,如何創造更多元的服務可能性(例如:社區連結、健康促進、特色體驗)?
    • 如何提升門市人員的服務價值,而不僅是交易執行者?
  • 新客群拓展與既有客群維護: 如何吸引年輕Z世代消費者,同時滿足不同年齡層(如高齡者)的特定需求?
  • 永續發展與社會責任: 在追求商業利益的同時,如何更有效地實踐ESG理念(如惜福商品、減塑、綠色物流),並將其轉化為品牌優勢?
  • 創新服務的商業可行性: 如何平衡創新概念的前瞻性與商業模式的落地性,確保新服務能帶來實質效益?
  • 勞動力挑戰: 如何應對零售業普遍面臨的人力短缺問題,透過科技或服務流程優化來提升營運效率與服務品質?

期望成果

我們尋求的不是天馬行空的幻想,而是具備前瞻性、可行性與商業潛力的創新提案。參賽團隊的最終成果可包含但不限於以下面向:

  1. 深度市場與用戶洞察: 對目標客群的深入分析與痛點挖掘。
  2. 創新的服務概念或商業模式: 清晰闡述核心構想、價值主張與獨特之處。
  3. 顧客體驗旅程地圖(Customer Journey Map): 具體描繪使用者在線上及線下與新服務互動的全流程。
  4. 價值主張與可行性分析: 說明提案能為顧客和萊爾富創造的價值,並進行初步的商業模式、技術與資源可行性評估。
  5. 原型或情境展示(Prototype / Scenario): 透過服務藍圖、商業模式畫布、視覺模型、故事板或影片等方式,讓評審委員具體感受您的創新服務。

解題資源

第一階段:線上出題說明會1場。

第二階段:

  • 企業總部交流會乙場,時間未定。
  • 提供解題相關數據和資源。
  • 企業專責窗口提供資訊和諮詢。

解題獎勵

  • 第一名:新台幣參萬伍仟元整(含指導老師獎金壹萬零伍佰元整),共1隊
  • 第二名:新台幣貳萬伍仟元整(含指導老師獎金柒仟伍佰元整),共1隊
  • 第三名:新台幣壹萬元整(含指導老師獎金叁仟元整),共1隊
  • 前三名得獎隊伍可免費參加由萊爾富高階主管親授 “數位創新實務”9小時課程 , 課程預計安排在2026年5月 , 時間將另行通知。

其他需求

  • 企業題目相關資源及研究成果,將依需求簽訂「保密協定」,未來合作及相關成果共享另以「合約」簽訂。